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4年 第17期 > 第3版 党校初心
“入为径”筑牢基层党校党员干部教育“主阵地”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0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文章作者:冉卫平

基层党校既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也是锤炼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大熔炉”,更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主战场。基层党校必须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才能使基层党校真正成为为党育才的“红色熔炉”,为党献策的“红色智库”,党校姓党的“红色标杆”。

紧扣为党育才,打造过硬队伍,铸就“红色熔炉”,让创新理论“入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基层党校要明确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描出“底板”,画好“雏形”,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教育培训。要积极推行党员“点餐”、党校“下单”、名师“下厨”模式,把传统“定学”式变成现代“点学”式,广泛采用探讨式、互动式、情景式、案例式等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学员有所获、有所悟、有所行;要用心上好“理论修养”课程,做到不囿于定式、不泥于定时、不拘于定点,盘活“碎片时间”、挤干“海绵水分”;要注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夙夜在公、攻坚克难,在“逐光向前”中步履坚定,在“浩荡奔涌”中聚力攻坚,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习惯、一种生活态度,始终带着信仰学、带着使命学、带着责任学、带着情感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引导党员干部善于从繁重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学习,做到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实践跟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紧扣为党献策,夯实党性根基,建好“红色智库”,让务实作风“入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基层党校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牢“争创一流、勇开新局”的坚定决心,永葆“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发挥“思想引领、决策咨询”的积极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基层党校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时刻聚焦干部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扎实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俯下身去、沉下心来,主动投身到服务群众最前沿、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正视调查研究“头重脚轻”的问题,充分认识调查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注重从民生痛点、治理难点、政策堵点等方面入手,了解真情、掌握实情、发现问题,实现“调”以务实、“研”以致用,积极出主意、建诤言、献良策,做到对策建议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从解决“一件事”推广到解决“一类事”,形成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党执政兴国提供智库支撑,真正成为当地县委县政府“理论高地”“政策腹地”;要引导党员干部善于溯本求源,研机析理。以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姿态,对调研材料既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解剖麻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准根源、找到真问题,既到工作局面好的地方去,又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地方去,既看“高楼大厦”,也看“背阴胡同”,切实做到调研实、材料真、价值高。

紧扣党校姓党,扛牢政治责任,立起“红色标杆”,让正风守纪“入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基层党校是党的重要窗口,是传播真理力量的阵地,是塑造人格力量的阵地,也是引领党内风气风向的阵地。知纪、明纪是遵纪、守纪的前提,只有把党规党纪学通透、弄明白、厘清楚,才能将对法纪的认同感和敬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层党校要秉持“有尺有度,清白不腐”的革新决心,锤炼百毒不侵的“钢筋铁骨”,铸牢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就要在“严”字上下足功夫,敢抓敢管、严抓严管,抓好教师和学员两个主体、教与学两个环节、课上与课下两个节点,让学员一进党校就感受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让教师心无旁骛干事业、一心一意搞研究,学习知识“先人一步、学深一层”,管理自己“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和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永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清廉初心;要时刻做到党校严格地管、教师认真地教、学员认真地学。任何学员无论在原单位担任什么职务,到了党校都是普通学员,都要遵规守矩,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使党校成为良好学风党风的“孵化地”,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把党校真正打造成为传播真理力量、塑造人格力量、引领党风政风的精神高地,努力让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落地落实,取得实质实效。

“质量兴则党校兴,质量强则党校强。”基层党校要以党建校、以党性育人,新时代更要牢牢掌握、紧紧抓住“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从思想到作风再到干事在新征程上不断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将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体现在各行各业,用党的意识形态培养出引导社会思潮可靠的“生力军”“引领者”。


(作者单位:长宁县委党校)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